商业影响力
首要影响力

美铝的危机求生法则

文|本刊记者 王颖/图|松涛 日期: 2008-11-04 浏览次数: 1584
 

6%,这是美国铝业于今年10月对2008年全球铝消费量增长的最新预测,而在1月和7月,他们的预期还是9.6%8%,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疲软显然已经严重影响到对铝的需求。

为应对经济的低迷,美铝早已开始采取行动:他们暂时关闭了位于德克萨斯州的Rockdale铝冶炼厂一半的产能,叫停了一些不太紧急的资本项目,股份回购计划也暂时被搁置。美铝全球CEO柯菲德表示,保存现金和将利润最大化,这是他们熬过低谷的两大利器。

1888年创建,美铝至今已经运营了整整120年,其间它经历了无数的风险与挑战。1928年,它被美国公平委员会以反垄断为由,强行拆分为美铝和加铝;“二战”时,美铝为美国飞机提供几乎所有的原材料,战争结束后,因为铝行业的高利润,不断涌现的新兴企业对美铝造成极大的挤压。

但任凭市场风云变幻,美铝始终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在最早的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中,至今仅有两家依然存活着,其中之一即为美国铝业。

“美铝能够存活120年,我个人觉得一定有存活的道理,它的道理之一就是变化。”20071月加盟美铝的陈锦亚说。


生存法则一 要有危机感
“在没有开源的时候必须先把节流做好”,陈锦亚毫不犹豫地将办公室面积减少了一半。

“这个是铝做的吗?”陈锦亚指着记者的名片夹问道,随即他开始讲述铝材料的各种优势,诸如铝比钢轻、安全、排放少,同时损耗小、可回收;自从1888年美铝开创了电解铝,至今全世界生产了8亿吨电解铝,到现在仍有70%还在使用……加盟美铝刚一年多,但陈锦亚俨然成为了铝的代言人。

从通用汽车、德尔福,到美铝,陈锦亚不经意间从一条产业链的下游走到了上游。在过去20年对企业的管理中他发现,危机感是一家企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当陈锦亚走出办公室,他一定会随手关上电灯开关,这样做是希望让节约能源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从而在工作中能产生惯性。实际上,他上任不久就从节约成本上动手了。

在最繁华的地段拥有宽敞的高档写字楼,这已经成为世界500强公司的惯例。有一天,陈锦亚发现,美铝上海办公室六七十个人大概占用了100多人的办公面积,他被告知这是为了将来扩展做的准备。“在没有开源的时候必须先把节流做好”,他毫不犹豫地将办公室面积减少了一半。

“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在这个行业干了38年,他的血液里流动的都是铝。”虽然陈锦亚觉得自己对铝的认识还仅是皮毛,但在危机感这点上却是和美铝血脉相通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美铝提倡在开发、开采铝的过程中对当地环境的复原。比如在巴西的亚马逊地区,美铝就实行原生态循环。即在开发之前,先把植物取样,开发以后在把原植被放回去。从上世纪80年代起,巴西政府的相关规定就开始采用美铝标准。

120年的时间里,当年曾被建议应用在美国国会屋顶的“贵金属”,逐渐变成了很普通的产品。但在铝逐渐普及的过程中,无数的竞争对手都倒下了,美铝却活了下来。

如何比竞争对手先行一步,抢得先机?如何预见风险和避免风险?正是因为这样的危机感,美铝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策略,在业务上做着加减法。

上世纪90年代美铝曾买进盐场,后来发现运行的结果并没想象的那么好,所以又在调整的过程中把它卖掉;今年229日,美铝宣布完成将包装与消费业务转售新西兰兰科集团,该业务2007年收入约占美铝财政收入的11%、税后营业收入的4.6%


生存法则二 融入新兴市场
“美铝做老大做了100年,现在必须放下老大的身段向中国本土企业学习,这才是本土化。”

如今,生产出全球30%铝的中国市场,自然成为铝业巨头的战略重地,这让陈锦亚觉得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美铝所处的行业面临的巨大变革,这也是生性喜欢挑战的他所期待的。

1993年进入中国,美铝在中国各个领域的投资总额达到7亿美元,中国的生产力占世界生产总量的30%以上,但美铝的销售额只占个位数的百分比。

目前,美铝在中国已经加快了投资的步伐,他们正在渤海工厂安装一条全新的印刷板生产线,这是目前全球投产的印刷板生产线中速度最快的,今年将正式投产。这个项目的投资总额超过3亿美元,是美铝在中国最大的单项投资,也是中国铝行业最大的单项外商投资。

但在陈锦亚看来,美铝还有其它的一些产品,比如通过铝材的使用,如何使汽车轻量化等,如果和更多的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步伐会更快。

“美铝在中国还可以再加速度”,陈锦亚说,这首先需要做到真正的本土化。记得在最初加盟美铝时,他甚至连直接接受媒体采访的权限都没有,一切都需要总部去决策。不到一个月,陈锦亚就取消了北京和上海的两个办事处,因为他觉得这些机构“只是信息传送带”,如果自己光是将中国的信息传递给总部,作用就太有限了。

他希望中国区变成一个决策机构,不仅能向美国总部提供最精确信息,还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但这个过程,就像“孩子要向父母证明自己能行”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

陈锦亚说,现在的中铝比10年前的中铝发生了几何级的增长,发展速度远快于美铝。“美铝做老大做了100年,现在必须放下老大的身段向中国本土企业学习,这才是本土化。”

好在陈锦亚拥有一些德天独厚的优势:美铝全球CEO柯菲德酷爱中国文化,这个哲学博士经常会有兴趣和他探讨孔子、老子的观点。最近柯菲德问陈锦亚的一个问题是,《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的精确解释是什么?

除了交上一份满意的业绩表,陈锦亚还可以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影响美铝的大老板。

200821,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中铝联手美铝,以140.5亿美元收购英国力拓12%的股份,完成了迄今为止全球交易金融最大的股票交易项目,整个收购过程只花了三个月。

见证了整个过程的陈锦亚不禁感慨,如此大笔的交易,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成共识。他还记得,有一天已是深夜,中铝总经理肖亚庆和美铝CEO柯菲德等人还在商讨着收购力拓事宜。肖亚庆抬起头,郑重地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必须在几天内做出,我们中铝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要看你们啦?”说完,肖亚庆与柯菲德对视了不到一分钟,联合收购的决定就做出了。

帮助中国企业国际化,使他们有能力进入全球化的角逐,才能使更多全球最行之有效的规则在中国得到全面普及。这也正是美铝的另一大任务所在。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杂志订阅
  • 官方微信
  • 头条号
  • 订12期《英才》
  • 8折优惠价为192元
  • 订阅热线:010-65545299
  • 点击订阅杂志
新闻快讯
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对话》特别策划——中国产业坐标系列之“栋梁之材”主持人:陈伟鸿   特邀嘉宾: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中国这十年产业坐标,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强度”的代言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请您...
未来投资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 7个小时连播互动,16位嘉宾热点分享,11月2日,嘉实基金举办的“新发展 新动能——‘积极·机遇’秋季投资策略会”,给投资者奉上了一场把脉风向、洞见机遇的思想盛会,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等重磅嘉宾,联合嘉实基金...
9月29日,TCL中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TCL中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3-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0.1-21.5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2022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指标增幅明显。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TCL中环双赛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投产仪式于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人豪,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边立明,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广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华星CEO金旴植,TCL华星COO赵军,以及股东...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海德学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仪式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南山区教育科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