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专访
影响力

华能新能源 “风光”可期

文 | 史伟扬 日期: 2022-08-02 浏览次数: 14

“双碳”背景下,能源结构转型迫在眉睫,其 实质是电力结构清洁化转型,而新能源装机增长则 为能源结构转型的基石。2011-2021 年,我国新 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持续提升,由 2011 年的 1.6% 提升至 2021 年的 11.8%,同期新 能源装机占比由 4.6% 提升至 26.7%。根据《2022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 会用电量比重 2022 和 2025 年要分别达到 12.2% 和 16.5%。 

华能新能源作为华能集团最早聚焦新能源发 展的产业公司,积极贯彻华能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现 代化清洁能源企业目标,深度融入“两线”“两化” 发展战略,发挥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 发、建设及生产运维上的专业化优势,与集团旗下 其他版块建立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现 已成为华能集团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动新能源高 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做 出杰出贡献。

为此,《英才》记者专访了华能新能源党委书记、 董事长王力军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建勇,深入 探讨华能新能源的独特“风光”路。 


新趋势 |“风光”渐挑大梁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考虑到资源丰富度、技术成熟 度、经济性及建设周期等因素,风能和太阳能成为 理想能源,因此风电、光伏发电逐渐扛起“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的大梁。 

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是利用电磁感 应原理实现的电能转换 ;光伏发电则是利用光伏电 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虽然技术成熟, 但转化率低于风能。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风电 和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达到 1.01 亿千瓦,其中 风电新增 4757 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 5297 万千瓦。 从发展情况看,2021 年海上风电异军突起,全年 新增装机 1690 万千瓦,是此前累计建成总规模的 1.8 倍,目前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2638 万千瓦,跃居 世界第一 ;分布式光伏发展亮点突出,年新增装机 约 2920 万千瓦,约占光伏新增装机的 55%。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要全面 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 电基地 ;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 创新“光伏 +”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坚 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 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到 2030 年,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新势力 | 立潮头占先机 

王力军提到,“目前,风电和光伏已成为能源 转型的战略性资源。为完成绿色转型,同业公司、 上下游企业收并购行为大幅增加,部分金融机构、 民营企业也纷纷融入新能源行业。风电 + 光伏大基 地、多能互补、大投资成为开发趋势,项目开发也 从 MW 级迈入 GW 级。” 

华能新能源成立于 2002 年,与同行相比较早 进行新能源项目开发布局,在风电产业发展上已形 成一定先发优势,资源布局、装机容量、单位千瓦 盈利能力行业领先。相比风电产业,光伏产业的发 展相对较晚,目前装机占比较小。 

进入“十四五”以来,公司大力推动光伏项 目开发,兼顾风电项目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布局,适应新形势下产业发展要求,已经取得积极 进展。例如祥云雄里坡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装 机容量 100MW,建成后将成为总装机容量高达 300MW 的风光互补电站。“未来,风电、光伏仍是新能源产业的两大主力电源形式。”王力军认为。 

随着当下新能源发电市场更加规范,地方经济 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给予更高期 待。在此形势下,华能新能源作为专业化的新能源 开发企业具有自身的先发优势,前期开发和收购工 作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市场资源,共同形成 后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产业链条正从传统的 发电运营逐步向施工建设并举延伸发展,纵向拓展 业务范围,积极探索“属地运营 + 专业施工”的基 建管理模式,此外还大力布局风电、光伏上下游产 业,持续巩固行业地位。 


新目标 | 2025 再造“新能源” 

“2021 年,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达到 2GW,目 前正在推动一批基地项目、分布式项目开发建设,储 能、光热发电等项目开发及资源储备也取得积极进展, 自主开发与合作收购取得显著成效。”在近期代表性 项目中,赵建勇重点提到了蒙西阿拉善风电基地。 

其中,蒙西阿拉善盟阿左旗 300MW 风电项目, 属于典型的戈壁荒漠风电场,是深入贯彻落实华能 集团“两线”“两化”战略布局,在“北线”开发 的基地型新能源项目,符合国家和蒙西推动沙漠、 戈壁、荒漠新能源基地开发建设的产业政策导向 ; 蒙西阿拉善基地 400MW 风电项目,是阿拉善盟首 个特高压清洁电力外送项目,项目采用“智慧基建” 系统实现智慧管理,建成后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集中监控、无人 值班、少人值守”的高效、智能、集约化风电场管 理模式。阿拉善风电基地对华能新能源推进“做强 做优做大”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5 年实现“装机翻一番、再造一个新能源” 是华能新能源“十四五”时期设定的宏伟目标。“为 此,在集团和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对公司的 未来发展做了全方位的谋划并制定了清晰的执行路 径。”赵建勇在谈到公司战略规划时进一步补充道 : “未来公司将坚持自主开发与合作收购并举,坚持 基地项目与集中式、分布式项目并进,持续推进全 国范围内项目开发,加快推动海上风电开发,积极 布局储能、氢能、光热发电、生物质等其他新能源 发电项目,积极推进国际化项目开发和拓展综合能 源服务领域项目。加快新能源产业多业态协同发展, 打造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发展 体系,通过深化产业合作,构建资源整合、协同式 发展新格局。” 

2020 年 2 月,华能新能源从港股退市实现私有 化,此后华能集团及华能新能源的业务整合进一步提 速,华能集团在支持华能新能源业务发展方面也更具 灵活性及效率,预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期不远。

上一篇:无下一篇:无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杂志订阅
  • 官方微信
  • 头条号
  • 订12期《英才》
  • 8折优惠价为192元
  • 订阅热线:010-65545299
  • 点击订阅杂志
新闻快讯
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对话》特别策划——中国产业坐标系列之“栋梁之材”主持人:陈伟鸿   特邀嘉宾: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中国这十年产业坐标,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强度”的代言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请您...
未来投资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 7个小时连播互动,16位嘉宾热点分享,11月2日,嘉实基金举办的“新发展 新动能——‘积极·机遇’秋季投资策略会”,给投资者奉上了一场把脉风向、洞见机遇的思想盛会,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等重磅嘉宾,联合嘉实基金...
9月29日,TCL中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TCL中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3-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0.1-21.5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2022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指标增幅明显。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TCL中环双赛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投产仪式于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人豪,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边立明,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广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华星CEO金旴植,TCL华星COO赵军,以及股东...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海德学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仪式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南山区教育科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