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年度管理大会

肖亚庆 国有企业整合融合进入关键阶段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肖亚庆 日期: 2017-01-17 浏览次数: 2275

  很荣幸与这么多知名的企业家一起交流,共话“整合智道”。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面临不少挑战,但充满了很多机遇,蕴含着让我们振翅腾飞的机会,激发我们迎难而上、快步疾行。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国资委作为国资监管机构肩负的重要责任和庄严使命。完成这个使命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加大重组整合力度,使中央企业的资源配置、战略布局更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更能适应国民经济对中央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更能适应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创新发展。主要做法有四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集团强强联合重组。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中央企业数量是196家,经过整合重组到现在是102家。这个整合的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企业多年来经济运行和管理实践的历史变迁,应该说加强集团层面的整合是一条正确的必经之路。从企业规模看,截至2015年底最大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4万多亿元,从业人员近160万人;最小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20多亿元,从业人员不到1000人。从行业分布看,有多个中央企业从事一个行业,也有一个中央企业从事多个行业。通过实施优势企业联合重组,有利于促进中央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央企业提出的要求比以往更高。过去,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主业和辅业相互支持,是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在则是到了整合融合的关键阶段,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突出主业精干主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使中央企业的布局结构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近年来国资委加大了中央企业整合力度。在2015年完成6对12家中央企业重组基础上,2016年又推动中储粮总公司与中储棉总公司、港中旅集团与国旅集团、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宝钢与武钢等5对10家企业重组。从初步效果来看,中央企业联合重组的优势互补和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比如中国南车和北车、中国海运和中国远洋、港中旅和国旅、五矿和中冶,这些企业已从“物理整合”逐步催生“化学反应”,激发出更大的能量,有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当然裂变和聚变效应能不能产生,还要拭目以待。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央企业中树立一些通过整合做强做优做大的典型。

  二是,大力推动企业间专业化整合。中央企业有的主业相同或相近,存在资源重复配置的情况;有的非主业发展不理想,却又符合其他中央企业主业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化角度,整合优化企业资源,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近年来国资委加强了这方面探索,企业自身积极性也非常高。比如,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地产整合到地产界品牌效应更高的保利集团,实现了优势集中,也提高了行业竞争力。比如,我们积极推动航材资源共享,中国航材、国航、东航、南航、中国国新等5家中央企业联合成立航材保障共享平台公司,通过整合航材资源,发挥规模优势,既有利于保障安全,也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预计每年可为航空公司节约成本35亿元以上。比如,我们积极推动三大电信公司组建成立铁塔公司,避免了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实现了运营效率提升和总成本降低,2015年3家运营商共节省投资500亿元,节省维护费用近40亿元,少建铁塔站址26.5万个,减少国家土地占用13000亩。

  三是,大力推进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目前,中央主业子公司有50655家,层级多、管理难度大、管理穿透力不强,应对市场复杂的形势较为困难,资源配置亟待优化。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大企业集团大力压缩管理层级,提高内部业务集中度,加强生产与研发资源的整合,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协同发展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比如,中国通号将21家二级子分公司重组整合为7家子集团,管理费用下降了30%。中航工业通过对旗下多个科研院所和制造基地的资源整合,研制效率大幅提升,重要项目部装周期缩短30%。但是,中央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决策反应速度,与民营企业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如何使企业内部资源更加优化,使企业更能适应市场变化,这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整合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要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税收贡献、产值贡献等方面都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不意味着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是两条铁轨并行不交叉,而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共同目标,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国资委积极推进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等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2015年中央企业通过产权市场公开转让的企业国有产权中,由非国有资本受让的项目占73%,转让金额占52%。目前,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已达33782户,占总数的68%。中国建材、国药集团等一批中央企业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激发了活力、提高了效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造机会,加强与民营企业合作。

  推动重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永恒主题。目前中央企业在整合方面探索积累了一些有效经验,但只能算是“整合之术”,还谈不上“整合智道”。我相信,通过中央企业内部的整合,通过与民营企业加强合作,我们一定能够发现这个“道”,共同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希望民营企业多给中央企业提建议,多与中央企业分享良好的国际国内发展商机。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携手向前,相互促进,共赢发展,为实现祖国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杂志订阅
  • 官方微信
  • 头条号
  • 订12期《英才》
  • 8折优惠价为192元
  • 订阅热线:010-65545299
  • 点击订阅杂志
新闻快讯
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对话》特别策划——中国产业坐标系列之“栋梁之材”主持人:陈伟鸿   特邀嘉宾: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中国这十年产业坐标,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强度”的代言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请您...
未来投资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 7个小时连播互动,16位嘉宾热点分享,11月2日,嘉实基金举办的“新发展 新动能——‘积极·机遇’秋季投资策略会”,给投资者奉上了一场把脉风向、洞见机遇的思想盛会,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等重磅嘉宾,联合嘉实基金...
9月29日,TCL中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TCL中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3-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0.1-21.5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2022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指标增幅明显。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TCL中环双赛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投产仪式于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人豪,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边立明,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广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华星CEO金旴植,TCL华星COO赵军,以及股东...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海德学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仪式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南山区教育科学院教...